今天去参观了重庆文理学院和重庆科技职业学院

重庆文理学院,参观的都是很成熟的项目,打磨了好几年的,具有一定参考意义,但是意义不大,我们看到的只有一个结果,并看不到他们是如何立项、孵化、走向成功的,过程才是最关键的,结果并不重要。我尝试和一位老师沟通,显然它对这个项目也并非很了解,无法做出详细的介绍。此次参观也没有机会和他们学院的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,着实可惜。

重庆科技职业学院,看着教学设备挺新的,教室整洁,教师讲课有激情,学生电脑是教师全控制的,看到了教师在演示代码,可惜没几个在听的,一眼望去都在摸鱼。

也看到了他们学校的很多奖项,但是很可惜,也就只有那点墙上的东西了。实地访问他们的创新创业工作室,不多,环境也不是很好,内容上也没啥拿得出手的东西,稍作交流后,着实没有参观欲望(参观接待讲解这一块,着实做的有点差)。

各大院校来看,大家都想去做“互联网+”的项目,但是很多学生都去做商贸之类的(比如线上直播带货啊 卖文创什么的),能拿出硬件科技产品的都是很多年项目,而且肯定不是学生研发的。

每个学校都有物联网、软件、人工智能的专业,但是完全没有结合到学生专业所长去做创新创业。

文理学院说的是自己还没有去主攻那一块,只是现在有意向了。以文理看重专业能力,又不以产生收益为考核目标来看,是有机会让学生去孵化一个适合“互联网+”的项目的,这需要时间,但是如果他们仿照重庆移通学院“双体+双创”结合,然后又不以立即产生利益为目标,加上他们的师资力量,我认为到后期,相比会产生很多好的项目。

重庆移通学院是以营收额为考核目标的,不适合孵化那种需要前期大精力投入,而且无法产生收益的科技项目(不管软件还是硬件)。重庆移通学院的有双体,有双创,这两个都做的挺不错的,但是很可惜没有把他们结合起来。

之前我和王青老师交流了一下,王青老师表示双体那边并没有合适的产出的项目能拿去参赛的。

这我并不是很了解其中原由,我看外面介绍双体有多少多少的软件项目,怎么就没有一个拿的出手的,也许不是拿不出手,而是有其他原因吧。


在谈谈以学习技术为目标的我们,一个成功的标志就是有一个代表作,到底怎么样的一个代表作能证明我们的能力。

我也一直在尝试去做一个原创的、具有创新性、实用性的软件项目,但是做一个什么好呢?受限于眼界、经历、技术,这个目标似乎有点难实现。

倒也不是没有人能做到,杨尚臻 和 毛若昕这俩人年纪轻轻就利用自己的技术,开发了一个有用的东西,在2021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。当然我对他俩不了解,也只是以前加了热铁盒开发者QQ好友看了他空间,当时想,他比我大不了多少,咋就那么牛逼呢。

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,一个还需要打磨的人,缺乏经验的人,想要成功,需要时间,专心的去打磨。如果能有一个很好的导向——比如一个很好的指导老师,有经验,有能力,相比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,节省很多时间,加速成功的步伐。


谈到时间问题,我从大一开始学编程,在大一之前,不知道java是什么东西。

大一的时候就是学基础,没有参赛,毕竟也没有这个实力

大二的时候有比赛,但是很不巧,需要的技术我还没学,我学的技术还没有合适的比赛

大二下学期的时候,我成为一个全栈人了,比赛的机会也错过了,幸运的是我认识了一个老师,我在后面跟他学习人工智能的知识,也就是梁柱老师。

那时候我已经大三了,梁柱老师每周自愿为我们上一节人工智能的课,我是非常感动的(我的专业没有人工智能的课),因为我之前遇到的指导老师根本不管我的死活,不谈技术指导,学习资料、学习方向、相关文档,啥都没有。所有当我遇到一个负责的指导老师,那是觉得相当的幸运的。不过太可惜了,我那时候已经快毕业了,课也没有成功的上到几节。后面去参加人工智能比赛的时候,我正在全心全意学习专升本,相当于我是“抽空” 去,以“裸考”的姿势,参加了人工智能的比赛,最后虽然有一个优秀奖,但是说白了就是安慰奖罢了,这让我觉得十分对不起梁柱和李峰两位老师的付出。

当我毕业之后,依旧是对梁柱老师念念不忘。专业课挺多,讲的最好的就是梁柱老师,尤其是他的《软件工程与UML》,他的思维理念,对我影响十分的深,可以说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我的编程思维,开发习惯以及开发的风格。

当我毕业的时候,我会java、python、vue,mysql、MongoDB……能独立完成各种项目,有项目部署经验,有解决问题的能力,但是错过的机会一去不复返了,我在另外一个地方从头开始,

对于一个学技术的人来说,真的是很缺时间的,需要花费时间去实践、练习,尝试错误。

那么如果想做出成功,那就更需要时间了。


谈到这里我不得不说我第二个幸运的地方,就是进入重庆移通学院信息中心软件开发部门。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(如果你也是真的是想学好计算机的,我们就是好朋友),承蒙王庆老师的信任,让我担任组长,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带领有着相同爱好的成员一起去做一个项目,让我受益颇深,如果管理团队,如何分配任务,可能会出现一些什么问题等等……这些都是我的宝贵的经验。尤其是在第二学期,和郑智元老师一下午的交流,我是非常感谢郑智元老师愿意花一下午的时候给我交流,拓展我的眼界,颠覆我在软件开发流程、项目设计上的传统认知,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眼界还是太狭隘了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(我不得不提一下 那次团建 ,那是我有史以来 最喜欢 最自在 最快乐 最好的团建!十分抱歉的是由于我白天有拓展训练,导致了大家没法白天就聚在一起玩,让大家等了我一天。T_T。

陈映全精心挑选的地方很棒,大家一群技术人员围坐在一起,都是坦诚人,没啥花花肠子,相处的愉快,王庆老师又是随和的,相处起来也没压力,就像朋友一样。大家在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晚上。)


好吧真的是越说越远了。

那么,这就是今天的日记吧。